编辑推荐Recommendation
引导·其它

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

(网摘有改动)

绘画活动是孩子们较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然而怎样充分利用绘画活动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呢?传统的儿童绘画是以训练技能技巧为主的范画教学,这种教学不要求儿童开动脑筋,只要求他们按照教师的画法步骤临摹,这种模仿画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要尽量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应支持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一、指导儿童的绘画过程

1、儿童的知识和能力是由经验中来的,特别是绘画活动更离不开儿童的直接经验,他们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贴近儿童的真实生活,所以我注重创设让儿童运用自己的感官,动手动脑,去观察、体验和感受,去获得很丰富的直接经验。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儿童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儿童的兴趣,并在儿童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儿童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在日常工作中我有这样的体会,当儿童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是不很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孩子并没有真正学懂。相反,如果能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儿童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许多孩子常常会在各场合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中,当我让学员自己选择画什么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很投入,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因此,我努力使画画成为儿童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学员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儿童绘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统一模式的指导会让孩子们画出统一模式的画来,所以我针对性地适当在技能上给予指导。如画《蝴蝶》,目标是用点、线、面、对称的方式来装饰自己心中的蝴蝶, 我画出基本线条如:曲线、直线等,基本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让孩子用形状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点、线、面来装饰蝴蝶,背景学员自由添画,这样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赏识——评价儿童的作品

1、儿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应注意发现画而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能传达的孩子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孩子的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学员进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沟通。如展览学员作品,学员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同时提高了评价能力;还可以及时反馈儿童的进步,请家长采用适当的方法奖励孩子,使孩子得到满足,产生快感,受到激励。

2、尊重孩子。评价儿童画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的清,因此,教师在评价儿童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孩子、善于发现孩子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孩子沟通。

总之,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教师尽量少干预,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儿童的情感体验,不能太在意儿童的创造结果,教师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

家长·学生

养成好习惯,终生受益(网摘)

在《成长的智慧》一书中,有一则故事讲到诚实的习惯能带给人幸运,大意如下。

一位非常富有但脾气古怪的老绅士想找一个男孩服侍他的饮食起居,帮他做事,唯一的要求就是这个年轻人必须诚实正直。他常说:“向抽屉里偷看的孩子会试图从里面取出点东西,而在年轻时就偷窃过一分钱的人,长大后总有一天会偷窃一元钱。”

很快,老绅士就收到20多封求职信。他决定对这些孩子进行考核,四个精干的小伙子来参加最后的面试。绅士提前准备了一间房子,要求四个人逐一进去,只要在里面的椅子上安静坐一会儿就行。

第一个孩子看见桌子上摆放着一个罩子,很好奇,他掀起了罩子,里面的羽毛被气流吹得满房间都是。第二个孩子一进去就被一盘诱人的、熟透的樱桃吸引了,还拿了一个最大的放进嘴里,可是里面全是辣椒。第三个呢,看到桌子上有个抽屉没有锁,就想拉开那个抽屉,结果刚把手放在抽屉把手上,就响起一阵铃声……前三个孩子都被赶了出去。

只有最后进入房间的男孩哈里在房间的椅子上静静地坐了20分钟,什么也没有动。半个小时后,老绅士满意地告诉他被录取了。老绅士问他:“屋里那么多新奇的东西,难道你不想动一下吗?”哈里回答说:“不,先生。在没有得到允许之前我是不会动的。”

后来,哈里一直服侍老绅士,老人去世时留给他很大一笔遗产,他一直过着充实富裕的生活。

无论这个故事真实与否,都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好的习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

而在《读懂人生》一书中,作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理发的师傅教徒弟理光头。开始时在冬瓜上练习,用理发刀刮冬瓜皮来模仿理光头, 徒弟每次练习完后都有一个坏习惯:把理发刀往冬瓜上一扎。师傅见后说:“请你改变这一习惯。”徒弟笑曰:“这又不是真头,没关系的。”三个月后,徒弟出师。给第一位顾客理光头,理完后,他又照例把理发刀往头上一扎。结果可想而知。

坏习惯常常让人们与幸运失之交臂,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个人如果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便会终身受害。

青少年时期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关,其中习惯占有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习惯。


Copyright© www.hueyart.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