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家长一阅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美术

儿童美术教育,并不以培养少数画家为目的,它是对人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让儿童参加美术活动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方法。因为,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借绘画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从而培养儿童美的情操和陶冶他们完美的人格

儿童通过绘画把自己脑海中的意象、心绪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可以说儿童画是儿童的全部自我表现,在绘画中,儿童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因此,如果你想了解孩子,教育孩子,你就要掌握儿童绘画这把钥匙。

一、通过绘画观察儿童智力成长状况

儿童3岁以前的绘画能力主要表现为涂鸦,但智力发育早的儿童2岁就能用象征符号画人;再如,一个6岁儿童,如果他画的画同3岁儿童的图画一样,那么说明他的智力水平尚处于3岁阶段。从这一点上来了解孩子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仅使我们认识儿童绘画自身的水平,还有助于我们去发现儿童表现力及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美术教育家把儿童的个人成长特征,分为7个观察要点:①智慧成长②感情成长③社会成长④知觉成长⑤生理成长⑥美感成长⑦创造性成长。我们可以根据儿童作画的过程和内容,观察分析得知儿童成长的情况,也可以从同龄儿童比较中,了解儿童成长的特点的快慢。

二、通过绘画窥视儿童内心世界

儿童绘画活动本身是儿童进行的游戏,也是一种创作活动,他们画画只图自己高兴,并不考虑是否需要画出一张作品,他们用画来宣泄自己的情感,随意画出困扰了他们的事件和问题,也表达他们快乐的心绪和事物,绘画的作用在于通过宣泄使儿童心理得到平衡,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

因此,可以说儿童绘画是我们了解孩子的窗口,从他们的画中可以了解他们的认知能力,他们的情感、心绪、性格、兴趣和爱好,从而进一步关心和教育健康成长。

三、通过绘画了解儿童性格与爱好

人们常说画如其人,事实上绘画的确反映人的性格、爱好。儿童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兴趣。儿童画是儿童自己在生活中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后表现出的感受,对于他们的创造表现,家长应给予理解和尊重,不应站在成人的角度,用成人的眼光和尺度去衡量儿童的作品。常听家长说儿童所画的东西不合比例,不像实物,这只能说明我们一些家长对孩子不了解,还看不懂他们的画。

无论辅导老师的方法有多么高明,只要把孩子作品的原创性给辅导掉了,使画没有了孩子气,这个老师就是一个失败的老师。这说明他已经没有资格再教孩子了。

老师改画的启示:尊重孩子    6岁的女儿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回家后撅着嘴不高兴的说:“我再也不画画了”。我很纳闷,孩子一向最喜欢画画的,就问孩子原因。孩子说“老师光改我的画”“改的是什么?”“大象的鼻子,我画的是直的,老师说大象的鼻子是弯的”“你为什么画直的鼻子呢?”“因为大象在摘苹果,苹果太高了,大象够不着,一使劲鼻子就伸直了---

孩子的画是:画出所有的内容,不是画像所有的内容。孩子画的像不是错误,但如果老师要求孩子要画像就是错误了。

家长总想以自己对绘画的看法或生活经验来指导孩子,而孩子最不愿意接受的就是这种不是自己感受的,提前获得的所谓"经验"。给孩子少一点约束,多一点放松,孩子自己的事让他自己去办。

艺术作品的个性代表着一个人的作品面貌,没有个性的作品是不会有感染力的,孩子的画也是这个道理。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是块"材料",但究竟孩子能不能成为"材料" ,还得看他们的工作有没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如果干工作没有创造性,只是一个在家听父母、在单位听领导的"乖孩子",很有可能这个孩子最终不能成为有用的"材料",至少不会是一个在工作上很出色的人。有些事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目标,有些事不是努力就能解决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好的方法是画画,至今还没发现比画画更好的方法。

有的家长说,孩子每画一幅画,都应有进步,这在理论上没错,但又有谁能做的到呢?那不过是个理想。其实,孩子每一个大的进步,都是反反复复,循序渐进,长期认知、实践的结果,并不是后一幅画就一定比前一幅好。

教儿童画画与教成人有明显的区别。成人注重理性,儿童更重感觉;成人讲究体积、光影、立体感,儿童注重随意地快乐涂鸦,玩得高兴就行。所以,在画法上,儿童有着更大的自由空间。如果用教成人的所谓正规教育一套方法来教孩子,那就是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如果家长真想帮助你孩子画画的话,请你不要管孩子的具体画法和形式。你的一切努力都应建立在如何扩展孩子的视野和提高孩子画画的兴趣上。即使你一时还看不懂孩子的画,也没有必要非得跟孩子较真一定要弄清画的什么东西。孩子认为的一切绘画形式家长都应支持孩子去尝试。如果孩子对你的帮助表示不满或者是反感时,这时你应该立即停止对孩子的帮助。哪怕是你认为当初的愿望是最美好的。

儿童画辅导有三个误区:一是在辅导过程中过于强调作画的技巧,而忽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找张范画让学生比着画的做法对学生损害更大。二是教师错误地理解让学生自由地画的道理,在上课时随便画,不管不问不辅导,完全放任自流。这种大撒把式的教学完全失去了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使教育没有了实际内容。事实上任何一种艺术的进步都是教育的结果。三是教师过于追求儿童画的高品味、高层次的艺术效果和新材料新方法的运用,超出了儿童所能认知事物和想象的极限。这样的教育方法往往好出现专家对孩子的画倍加赞扬,惊呼孩子是大师,孩子听后却很盲然。这种所谓的高技巧也是不可取的。

辅导老师在给孩子讲课时,可以讲一些比例的知识,但不能要求孩子画准比例。讲是对的,要求是不对的。孩子画画凭的是直观感受,还不懂的用理性知识去指导绘画,如果老师对孩子要求太“严”,孩子就会因画不准比例失去自信不喜欢画画了。


Copyright© www.hueyart.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