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育不是技能技法培训
张文勤
北京艺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总监
儿童美术教育不是技能技法培训,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技能技法的教授与培训不需要孩子这么小去学习,等孩子长大了会学的更好更容易,而儿童美术教育不一样的,他的本质是认知和扩大经验范围,是提高孩子生活感受和观察、艺术感知与探索的一门教育体系。
在我们很多人的观念里面,学习美术就是画画,学习绘画的本质就是画的漂亮和画的像,这样才能证明学了绘画和爱画画,这样的想法是没错,但是教育发展到今天发现,艺术对于人类的影响太重要了,人类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到科技革命到信息时代,再到当下的智能时代,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越来越视觉化,同时越来越需要的是创新和创造能力,而影响孩子创造和锻炼孩子创造力及想想力和思维能力,最好的媒介就是孩子的第一语言绘画,应为绘画是每个孩子天生就会的本能,这个世界上90%的孩子在小时候都喜欢涂涂画画,所以艺术教育发展到今天他不再是一个画画这么简单的维度了,艺术教育他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和成长息息相关,和我们孩子的教育成长及性格影响和个性养成息息相关了。
为什么说艺术教育能满足个性和人格的养成呢?因为绘画除了满足所有孩子都感兴趣的情况外,他还满足了构思、设计、表达、描绘、平面、立体、穿插、空间、合作、装置、影视、广告、视觉等等方面的设计;同样除了这些艺术的词汇,他还满足了心理呈现、心理表达、情绪输出、绘画沟通、艺术表现、文化修养、知识眼界等等;同样他还满足了最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孩子不会觉得枯燥和累,因为这个是兴趣出发点,科学分析的结果,人在做兴趣事情的时候,其实比睡觉都能休养生息。
所以艺术教育不是画一张画那么简单,也不是画的漂亮画的像这么一个维度,同样像与漂亮也不是孩子学习艺术的第一目标,并且艺术教育不是功利性的,他是我们生活得一部分。
美术从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就伴随者人类的文明存在了,他不是被发明出来的,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需品,是社会发展的五大要素之一
美术从原始艺术的壁画、岩画、器皿绘画、服饰绘画等,到古典艺术的画神、画人、画万事万物,及写实的万事万物,再到现代艺术的各种绘画流派、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再到后现代及当代艺术对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建筑、生活、文化、衣着等等影响,你会发现艺术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体系,早在1800年的时候人类已经开始不以单一的画的美和漂亮及写实为标准了,我们国家的水墨绘画从开始发展就没有以像为标准来作为审美的参考,所以为什么我们当下要用一张画的漂亮的画,或者一张画的像的画来要求我们的孩子呢?
我们普遍认为学习就是要有结果,但是你们忽略了,艺术是没有办法用结果来衡量的;我们错误的自认为艺术就像学习算数一样,小时候会算一百内数字的加减乘除,长大了就会算高数;小时候会写五个字长大了就会写文章一样,所以请提高自己的认知和高度,再来评定孩子的艺术教育应该如何去教,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当下有一些美术教育机构:还有一些教师和教育者还在在强调和灌输美术教育就是艺术技能培训,还在教授非常传统的儿童画;还在找一张作品或者图片让孩子照着去画,或者有的是找一个别的学校孩子画的漂亮的作品,用自认为好的思维和方法设计课程,然后用来上课让孩子画的和课效预设的作品一样,当然不可能所有人对与艺术教育的认知都能提升到很高的维度,但是作为教育者我还是希望尽力的让所有人都能得到符合当下及未来的的教育。
很多美术教师在刚刚进入艺术教育这个行业的时候,因为学校的教育体制和校外的脱节,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入手,再加上艺术教育本来就是标准化的,所以很多老师需要自己慢慢摸索和提升,有的被淘汰,有的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有的照着课效上课,有的很快就度过了按照课效上课的阶段,所以不论您是美术教育工作者还是机构校长,只要教师在不断的努力求证真正的方向,那就是优秀的教师;不论您是家长还是大众,如果您能积极的尝试着明白“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就会明白孩子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教育的发展一定是符合当下和未来的,所以请不要用传统的模式和自认为正确的模式来传递教育。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认知,是扩大孩子的经验范围,是感知生活的艺术和生命的多彩,是个性和独立人格养成的最佳途径和媒介,所以请教师、教育者、家长且行且珍惜。
分享:美术教育从业者的几个毕经过程,希望帮助到各位教师
第一阶段:照着课效去上课,新入门的教师在这个方面是比较困难的,为满足各方面的综合要求,很多教师会直接选择照着课效去授课。这个周期有的长有的短,要看老师的具体努力程度。
第二阶段:照着知识点去上课,每节课一个知识点,例如同类色、对比色、造型、符号等等,每节课都有一个知识点,慢慢的老师能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来把控这些知识点的难度和复杂度,但是这个阶段也是很多教师的重点,很多教师认为这个就是美术教师的课程结构和设置,这个就是美术教师成长的终点,其实不是。
第三个阶段:根据孩子的特点能做到在大的方向内,大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总目标内设置课程,设置复杂度,趣味性、增加课程维度、能综合预期的设置课程的单元划分和循序渐进。
第四个阶段:能整体的思考教育的本质和教学的目标,能不断的更新这个目标和课程维度,同时做到能根据不同孩子的心理、生理、认知和成长特点来制定不同的课程和培养体系。
|